首页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2017中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嘉宾演讲摘要

来源:本网站 发布日期:2017-11-08 浏览量:1427

 

 

 

2017中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嘉宾演讲摘要

 

 

 

作为资深国企改革专家,于池作了题为《国企改革与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创新发展》的演讲。他指出,新一轮国企改革呈现5大特点:

一是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二是分类监管,国有企业将分为商业类和公益类;三是积极引入各类投资者实现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四是混合所有制改革将不设时间表;五是国资委从“管企业”转向“管资本”;六是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

于池认为,目前工程勘察设计行业面临以下5大形势:一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行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二是市场化改革考验各方主体的市场适应能力;三是混合所有制经济为企业转型注入新活力;四是信息化、“互联网+”与行业深度融合催生新业态;五是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机遇与风险并存。

未来,工程勘察设计行业改革如何发展,于池提出要从以下5个方面考虑:

一是混改着眼于企业发展,不是所有国有勘察设计企业都需要混改,是否混改还是要跟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相结合。二是混改成败的关键是选择好战略投资者,深圳城市交通规划设计公司在混改中引入有实力的战略投资者,对于企业完善公司治理、发展业务及未来上市起到积极的作用。三是混改以增资扩股的改制方式为主,只有增资方式引入战投才有可能根据企业自身需要对战投设定条件和进行遴选,目前混改引入战投普遍以增资方式来进行。四是混改与员工持股相结合,已完成混改的几家设计企业在混改过程中均同步实施了骨干员工持股,持股比例在20%-30%之间。五是混改与上市相结合,技术与资本相结合是当前勘察设计行业发展的一大趋势,越来越多设计企业选择了股改上市的发展道路。

 

 

周文连作了题为《关于推行建筑师负责制的若干思考》的主题演讲,介绍了有关建筑师负责制的研究成果及其思考。周文连介绍说,建筑师负责制的建筑师,不是指建筑师一个个体,而是以这个注册建筑师为核心的一个管理团队,也包括参与这个项目的各个专业,包括建筑、结构、机电及顾问咨询机构。建筑师负责制的职责,一是应遵守建设单位的意见,因为你是为业主服务的;二是建筑师受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的委托,依据合约,作为专业技术人士和建设单位的代理人,对工程承包商,包括总承包商、分包商和专业供应商、指定服务商负有管理职责,拥有下达指令和认可工程的权利,这是建筑师负责制中最关键的一点。

在谈到推行建筑师负责制时,周文连认为,在中国推行建筑师负责制还有很多短板需要弥补,一是要强化管理体系的建设,要制定与建筑师负责制相适应的管理和技术标准,强化企业的知识管理,提高综合能力。二是要修改建筑师考试大纲与继续教育内容,增加适应建筑师负责制的相关内容,甚至从教育上进行改革,逐渐培养和国际建筑师接轨的建筑师。三是组织结构也要进行改革,要强化国际化。

周文连还从5个方面谈了他对建筑师负责制的思考:

第一,明确全过程工程的范围。过去讲工程建设,是投资、设计、施工、运维四个阶段,但对于全过程工程来讲,在工程过程当中提供的所有服务都应该是全过程。所以,全过程应包括规划、策划、设计、施工、运维、更新、拆除7个阶段。

第二,要改革设计阶段,增加施工图深化设计。把施工图的技术设计和深化设计分开以后,专业分工可以更明确,对设计行业来讲,也是未来一个潜在的、巨大的市场,会为行业不同的单位从事不同的业务提供更好的空间。

第三,建筑师的法律责任问题,要考虑我们目前的国情。

第四,改革招投标制度。要鼓励设计单位和政府机关采取方案竞赛的方式,要把方案和企业的收入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够促进建筑师更好的工作。

第五,监理制度问题。原来,监理制度是一个难题,现在国务院已经发文,鼓励具有良好信用和相关专业管理能力的业主自主选择监理单位。

第六,简政放权问题。简政放权是实施建筑师负责制一个非常有利的保障。

第七,完善诚信体系建设。

第八,要保证建筑师的权益。

 

金志宏作了题为《集成创新促进行业发展,综合设计实现产业升级》的演讲。金志宏针对综合设计这一新的设计模式作了介绍。他介绍说,综合设计是由武汉工程设计产业联盟创立的,以集成创新为主要特征的全新设计模式,是设计联盟拥有的专有技术。综合设计是指在工程建设项目策划、可行性研究、勘测设计等前期工作阶段,加入设计研究和设计综合等环节,并在设计仁和增加跨设计单位和跨行业领域的设计协调机制,以价值创造为导向,以集成创新为方法,通过整合行业内各方面优质资源,系统解决多设计单位和多行业领域的设计协作问题实现整体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工程项目更快、更省、更优地实施,以实现项目最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该设计模式以“一个项目、一个平台、一个乙方、一个成果”为主要特征,综合设计项目具有规模大、周期长、条件复杂的特点,原则上应以联合体的方式承接。在平台共享、自愿参与、专业匹配、合作共赢的原则下,设计联盟指导相关成员组成综合设计联合体,开展项目跟踪对接、商务洽谈及合同签订工作。综合设计项目实施时,为保证项目规范有序开展,一般应组建项目主体协调组和综合设计组。综合设计采用直接委托方式确定合同关系。综合设计收费执行国家勘察设计收费标准。

 

陈建平作了题为《从国务院19号文看我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双准入制度的变革》的演讲。陈建平强调,未来市场准入的方向一定是“淡化企业资质,强化个人执业注册资格,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他在演讲中对今后5年-10年间双准入制度变革的趋势进行了设想。他认为,双准入制度或将会逐渐分为两种类型:

一是政府主导的市场资质准入型制度,具体将呈现以下趋势:

1)二部主要上位法不会发生根本性变革,估计二项准入制度也不会取消,管理重心将发生转移。

2)工程设计企业资质类型数量由多变少,等级暂不会取消。

3)研究注册工程师框架中尚未启动专业的调整或合并问题,启动制度的速度由慢变快。

4)除结构、岩土专业外,其他专业注册工程师执业规定将从无到有,个人执业管理更加严格。

5)将研究放宽承揽业务范围限制的条件(信用良好、具有相关专业技术能力、能够提供给足额担保)。

6)完善信用体系相关配套制度。

7)工程担保制度将作为建筑行业的重要制度。

8)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9)有序发展个人执业事务所。

二是行业组织主导的行业准入型,具体将呈现以下趋势:

1)以企业信用标识为标志的行业信用准入制度。

2)以个人信用失信惩戒的行业清出制度。

3)以职业责任险为险种的行业个人执业保险制度。

4)以提供工程担保为主要内容的行业准入制度。

 

邓文中结合自己创新设计的诸多大桥及这两年大热的“破洞裤”,给与会代表上了一堂生动的创新辅导课。他在题为《科研 * 创新 * 创业》的主题演讲中指出,创新必须增加价值,如果没有增加价值,那只是一个不同的方案,不是创新。创新一定要花时间、花精神、担责任。

邓文中认为,创新包括五个方面,即发明、改良、组合、增值、奖励。发明、改良和组合是创新的定义,增值是创新的标准或创新的门槛;奖励是创新的动力。他强调,创新必须满足三个先决条件,即能力、勇气和机会。他认为,中国人的才智是世界第一流的,在适当的环境下,中国人一定会有很高的创新能力。

 

荣世立在题为《让设计院功能性改革再出发》的主题演讲中指出,设计院功能性改革的核心是工程项目管理能力的提升,须把握3条主线:

一是企业组织项目化,即要向工程公司、工程咨询公司转型;

二是项目管理规范化,重点贯彻落实《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加强企业项目管理体系建设;

三是工程项目经理职业化,企业要重视专职项目经理培养,行业要建立职业工程项目经理能力评估标准。

对于如何具体实施,他提出了6点措施:

一是加快组织构架调整,在功能上与工程总承包相适应;二是加强项目经理人才培训,让设计师变成工程师;三是引进施工管理人才,让设计与施工充分融合;四是建立企业项目管理体系文件,做好风险管控;五是加强BIM技术应用和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六是从中小项目做起,边实践边总结,在实践中锻炼队伍,不断改进项目管理体系,不断提升项目管理水平。

办事指南 下载中心 电子图纸 勘察设计质量监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