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背景
创新驱动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也是当代中国的主题,更是工程设计行业的主题。在“十三五”期间,工程设计行业中进行大数据技术改革,加速建立大数据工程(或建筑)设计云的基础服务平台,加快工程设计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进程,实现几代设计人梦寐以求的世界设计强国的梦想。
众所周知,我国工程设计行业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的成功运作,改变了生产力要素,推动了工程设计方法的大变革,从而“甩掉了图版”,提高了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设计效益,实现了从手工绘图向电脑化绘图的第一次革命,从而大大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提升了工程设计的质量与水平。
设计行业改革的重中之重
随着全球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大网络大数据的时代已经到来,互联网、云计算、云服务器、三维协同设计、模拟仿真和B1M三维模型以及EPC集成系统等技术已在许多设计院内开始运用,获得了显著成效和丰富的经验。在“十三五”规划期间,我们改革的目标就是:在现有实践的基础上,加快生产要素向网络化数字化发展,逐步建立从院内到地区和全行业的大数据工程设计云的基础服务平台,完善集成、协同、服务等标准,再次改革设计手段和设计方法,形成资源共享机制,减少重复劳动和资源的浪费,大幅提升设计能力和管理效能。在未来五年的改革中,大数据技术改革应是工程设计行业改革的重中之重,因为大数据工程设计云的建立,是行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它必将带动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这对行业进行全面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不但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具有长远战略意义。实施大数据工程设计云的改革,是我国工程设计行业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必需政府引航、全面规划、统筹安排,市场运作。因为: 它是“一把手”工程,由于生产力要素的变革,必将带来生产关系的不适应,比如:设计程序、设计方法、设计体制和组织体系以及管理方式的不适应、不协调,只有“一把手”出面引领和组织全院力量,才能进行调整和变革旧的生产关系,从而使改革能顺利进行。
顶层设计夯实基础
它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需从立项规划、勘察设计、工程施工、项目运营、项目验收以及工程承包等各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基础数据收集和计算,上环节要为下环节提供大量数据。要实现大网络大数据平台上的云设计,这就需要认真做好顶层设计,进行周密的规划和组织,还要有符合规律的和可操作的多层设计谋划,这项改革才能顺利开展。
标准规范保障实施
它是一项协调作战的工程,这项改革涉及到方方面面,直至每一个人,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因此制定必要标准规范并逐步完善,特别是集成标准、协调标准、服务标准等就显得十分重要:它是一项由点到面的工程,由院到地区再到行业,逐步建立安全稳定的大数据工程设计云的基础服务平台,也就是说要由行业的带头院为基础,增加行业内其他院在项目完成过程收集到的基础资料和全生命周期内产生的数据,最后形成一个行业内相对完整的大数据,提供院内、地区同行和全行业的互联网平台上运用,也可供其他行业的相关专业采用。改革开放以来,工程设计行业的执业范围不断扩大,各行业的发展也不平衡,特别是EPC工程总承包的迅速发展,大数据工程设计云的建立,就只能在各个行业范围内率先进行。期盼各个行业中都能推举一个大院为带头院,进行由一个院的改革到地区再到行业内的改革,逐步扩大实施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