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观点

战略决胜未来:战略目标是高好还是低好?

来源:本网站 发布日期:2021-06-02 浏览量:1173

战略目标是战略定位的具体化,相对于战略定位,企业的战略目标更加具有操作意义。设计企业不仅应该有具体的战略目标,还应该努力建设基于战略的企业目标管理体系,通过这个工具来推进战略的实施。

 1 
数字模板

设计企业应该有战略目标,战略目标可以从企业地位(在行业/区域/集团内)、财务指标、人力资源发展、科技创新、业务结构、市场开发、投资风险控制、信息化建设以及企业内部的员工权益、文化建设等方面来设定。总体来说,战略目标的划分维度可以有很多种,可以从时间的角度划分(远期目标、中期目标、近期目标),也可以从管理职能的角度划分(愿景使命、经营指标、管理指标等)。

战略目标到底是具体好还是模糊好?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从时间角度来看,应该近期清楚,远期模糊或者概略;从原则来看,目标越明确越好,但环境是动态的,我们很难清晰地定义出未来十年、二十年后具体要做的事情;从内容角度来看,愿景、使命很重要,但只能是大致方向,会相对模糊,而经营指标以及支撑经营的管理指标就要具体明确,甚至要求落到具体的数字上。

具体而明确的战略目标,要尽量减少口号式的语言,阐述清楚目标设置的目的、可行性以及与之匹配的明确的实现时间表。同时,目标要可分解,要能在年度、业务、二级组织等层面进行分解,从集团层面到二级单位层面、部门层面,指标能逐步分解、层层推进。此外还要关注指标的可获取性和可考核性,很多指标看似可行、看似很重要,但在实际操作中,很难从绩效角度得到,或者得到的成本非常高、时间的滞后期很长,这些指标在实际操作中也会遇到困难。

 2 
目标确定

企业战略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总体战略、经营战略、职能战略。

企业总体战略,是企业最高层次的战略,作为企业的战略总纲领,指导和控制企业的一切行为。

企业经营战略,是企业为实现经营目标,根据自身的资源状况和所处的市场竞争环境,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战略性规划和部署。企业经营战略要服从企业总体战略。

企业职能战略,是将企业的总体战略或经营战略分解、细化为具体的行动措施,落到执行层面,体现为营销战略、人力资源战略、财务战略、生产战略、研究与开发战略、品牌战略等具体战略。职能战略是为企业战略和业务战略服务的,所以必须与企业战略和业务战略相配合。

1. 目标体系

目标体系包括主要总体目标、经营目标、职能发展目标,这些目标,有的用文字来表达,有的用具体数字来表达。不同规模、不同发展思路的企业,目标内容有差别。我们以某土木设计企业的目标体系为例,该企业在“十四五“战略规划中提出了以下目标:

(1)总体目标,到“十四五”末,公司进入全国设计企业30强。(2)财务目标,……(3)业务结构目标,到“十四五”末,在行业方面,综合交通类业务与城市建设业务新签合同额基本持平;区域布局方面,长三角、京津冀、两广、成渝四大核心区域新签合同总额保持80%以上,形成4个超20亿以上规模的超级区域市场;经营质量方面,规划设计项目合同额超过500万以上的项目比例达到10%;特色打造方面,……;海外业务方面,……(4)科技创新目标,……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保持科技费用不低于上一年度营业收入的3%。力争获国家级以上科技奖励50项,省部级以上优秀勘察设计咨询奖800项,……(5)人力资源目标,以实现老中青人才结构更加合理、各专业领军人才更加充足、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更加全面、经营生产更具活力、人才收入更具竞争力为整体目标,……(6)员工权益保障目标,……(7)投资风险控制目标,“十四五”期间的投资手段主要采用跟投撬动主营业务的方式,整体投资规模将保持在10亿规模以内,……(8)质量安全目标,确保完成股份公司的安全质量要求……确保质量安全红线督察工作合格率100%、优良率达35%以上,……(9)节能减排目标,……(10)信息化建设目标,……

无论什么方式,目标清楚、切实、有激励性即可,遵循所谓的SMART原则即可,S代表具体(Specific),指绩效指标要切中特定的工作指标,不能笼统;M代表可度量(Measurable),指绩效指标是数量化或者行为化的,验证这些绩效指标的数据或者信息是可以获得的;A代表可实现(Attainable),指绩效指标在付出努力的情况下可以实现,避免设立过高或过低的目标;R代表相关性(Relevant),指绩效指标要与工作的其它目标具有相关性,绩效指标是与本职工作相关联的;T代表有时限(Time-bound),绩效指标必须具有明确的截止期限。

如何选择目标确定的角度?

战略目标是战略思维的结果体现,企业通常有两种战略思维,一是站在现在看未来,企业需要基于目前市场和自身的实际能力来选择自身的发展目标,大多数传统业务、核心业务都是基于这样的思维来构建目标的;二是站在未来看现在,企业需要明确如何设定目标,如何构建资源能力,大多数转型业务需要用这种思维来构建目标。总体来看,传统行业、传统企业采用第一种思维的居多,他们既有业务和资源的惯性很大,既有思维的惯性也很大,很难跳出各种因素的限制;高科技企业、互联网企业、颠覆规则的企业,采用第二种思维的居多。对于处于行业分水岭关键节点的设计企业,两种思维都需要,只是孰多孰少的选择问题。

2. 目标是高好还是低好?

企业有自己发展的周期,也受行业发展周期和经济发展周期的影响,企业实际能取得的发展成果,受到这三个方面的综合影响。我国大建筑行业经历了史无前例的大牛市,从最新的行业统计数据来看,我们认为行业已经到了顶点。按照通常的思路,在行业增长不再的外部环境下,企业会选择相对谨慎的发展策略,设定比较保守的发展目标。然而,我们却发现,少数优秀的设计企业选择了快速发展的策略,提出了高远的发展目标。

显然,行业发展棋到中盘,对于佼佼者来说,挑战也很大,而企业内部对高远目标的争论也很激烈。多数人的困惑都大致相同:要达到这么高的目标,市场支持吗?到底是自己的底气还是满足上级的要求?即使能拿到这么多业务,履约的品质能保证吗?会不会在业务层面赢了战斗,在企业发展层面输了战争?企业的组织能力能支持吗?迅速扩大的业务,需要的人力资源怎么解决?即使五年的目标做到了,也只是发展中的一个阶段点,未来如何持续增长?追求高速增长,意义到底在哪里?

一系列的疑问,促使攀成德的咨询顾问和企业领导者们探讨,为什么要提出高目标?从他们的回答中,大致总结了四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高增长目标是严肃的,但又是笼统的。目标的严肃性,在于其表达的是坚定、持续的快速增长思想。发展是硬道理,企业有规模才有地位和话语权,企业经营要有一定的规模来支撑品牌,员工需要在有规模的企业工作。然而,目标又是笼统的,五年不能实现,七八年的时间能实现的话,对于企业发展而言,依然是收获。

第二,高目标是组织发展、能力提升的需要。企业在过去二十多年的发展中,虽然也经历过诸多困难,总体上发展还是顺利的,对于企业目前的状况,大多数员工是满意和自豪的,这固然是好事,增加了员工的忠诚度。但换个角度,对目前状况的满足,也如“温水煮青蛙”,致使大多数人停留在舒适区不愿意走出来,企业最大的风险不在外部而在内部。提出高目标,促使企业的组织群体从思维和行动的舒适区中走出来,即使将来只实现了目标的70-80%,也比提出没有挑战性的目标要强。

第三,在追求高远目标的过程中,企业的文化和能力、员工的思想和能力都会得到极大的激活,这是实现目标过程中的附加值。提出目标、为目标去奋斗,即使没有实现,奋斗过程本身的价值已经出来了。“我们企业最大的竞争对手,不再是同行,而是企业自己,可以说最大的挑战是战胜自己”。

第四,高目标也是企业领导者的“人生新追求”。有企业的领导者告诉攀成德:“当初做企业的初衷主要是赚钱混口饭吃,这个行业哺育了我们。”几十年的良性发展,已经让这些企业的领导者实现了财务自由,为什么在衣食无忧的时候选择继续前行并接受更大的挑战?“奋斗才能找到人生的价值”,“除了做好企业,我还会做什么?”

对于不断追求新目标的企业和企业领导者,我们不会质疑,实现目标过程中的挑战和风险,企业领导者比我们这些旁观者更清楚。近7万亿营收规模的设计行业和不断出现的新机会,也完全能容纳他们的梦想,而设计行业也需要有梦想的人。

 3 
从目标到行动

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先生说过一句广为流传的话“一流的战略、二流的执行,不如二流的战略、一流的执行”,可见马明哲先生对执行的重视。提升企业的执行力,是一个系统工程,企业无数改革的目的和目标都在于此,既要有激发个人潜能的策略(三项制度改革主要是解决这个问题),又要重视团队和企业的执行力建设。尤其是对于大型组织而言,提升团队和企业的执行力远比三项制度改革要复杂,管理专家们在这个问题的研究上花费了大量精力,也给设计企业提供了具有一定价值和操作性的管理工具。

简单实用的工具是目标管理体系。

经验主义管理大师德鲁克先生非常推崇目标管理这个工具,这个工具也是他本人提出来的,他称之为“管理中的管理”。目标管理简单实用,以目标的设置和分解、目标的实施及完成情况的检查、奖惩为手段,通过员工的自我管理来实现企业经营目的一种管理方法。有管理学者调研世界500强企业后发现,超过60%的企业在使用这一工具对企业战略目标进行管理,可见,即使管理基础好的企业,也喜欢简单直接的工具。

系统性的工具是平衡计分卡。

平衡计分卡由卡普兰和诺顿先生提出,被认为是最科学的战略实施管理工具,从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学习与成长四个角度将战略实施分解为可操作的衡量指标和目标值,比较有效地解决了制定战略和实施战略脱节的问题,堵住了所谓的“执行漏斗”。通过他们提倡的战略地图、平衡计分卡以及个人计分卡、指标卡、行动方案、绩效考核量表,来实现组织、团队和个人绩效之间的链接,形成组织的一致行动。

有人评价,从科学管理思想的确立到1992年平衡计分卡提出的七十多年历史中,平衡计分卡是最伟大的战略管理工具。


管理学者调研世界500强企业后发现,排名第二的战略管理工具是平衡计分卡,它的科学性无可争议,但是复杂性也增加了它在企业推行的难度。

无论是采用目标管理体系还是平衡计分卡,都是组织绩效分解到团队和个人绩效的过程,通过有力的绩效管理,推动战略的落实。企业需要在使用这些工具的基础上,不断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与内部资源进行匹配,通过时间段的分解,把目标细化为企业的计划和有效的行动举措。

把战略思想变为具体行动,是每个企业管理者的重要责任,也是组织进步、竞争胜出的关键,是一个持续、长期、艰难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调整、完善、迭代的过程,设计企业的领导者需要对此孜孜追求。



办事指南 下载中心 电子图纸 勘察设计质量监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