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示范项目规范管理中,针对前三批PPP示范项目进行分类处置,各省市共173个PPP示范项目存在问题。其中,30个PPP示范项目退出示范项目且退出项目库,54个项目调出PPP示范项目清单,89个项目被要求限期整改。
PPP示范项目在引导规范运作、带动区域发展、推动行业破冰、推广经验模式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进一步强化PPP示范项目规范管理,更好发挥引领带动作用,近日,财政部印发《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示范项目规范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但从近期核查情况看,部分示范项目存在进展缓慢、执行走样等问题。
此次示范项目规范管理中,针对前三批PPP示范项目进行分类处置,各省市共173个PPP示范项目存在问题。其中,30个PPP示范项目退出示范项目且退出项目库,54个项目调出PPP示范项目清单,89个项目被要求限期整改。
根据财政部公布清退原因显示,PPP项目被调出示范项目清单的原因主要包括:
项目调整:因实施方案调整、名称变更、内容变化、边界条件发生实质性变化等;
项目终止:因涉及信息安全问题、项目拆迁困难、设计环境问题、环保问题等终止;
项目执行困境:因项目融资未落实、无适宜运营方、财政支出压力大或已经转为政府投资模式实施。
根据数据显示,甘肃省退库PPP示范项目数量最多,共11个,退库PPP示范项目总投资额最高,为312.73亿元;辽宁省退库PPP示范项目仅1个,但该项目投资额较大为296.69亿元。交通运输行业退库PPP示范项目总投资额最高,为1118.67亿元;市政工程领域退库PPP示范项目数量最多,共31个。
此外,河南省有19个示范项目存在问题,3个项目退库,16个项目被限期整改,整改原因多是运作不规范,未按规定开展财政承受能力论证。分别是:
《通知》明确,对核查存在问题的173个示范项目分类进行处置 :
将不再继续采用PPP模式实施的包头市立体交通综合枢纽及综合旅游公路等30个项目,调出示范项目名单,并清退出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以下简称项目库)。
将尚未完成社会资本方采购或项目实施发生重大变化的北京市丰台区河西第三水厂等54个项目,调出示范项目名单,保留在项目库,继续采用PPP模式实施。
对于运作模式不规范、采购程序不严谨、签约主体存在瑕疵的89个项目,请有关省级财政部门会同有关方面抓紧督促整改,于6月底前完成。逾期仍不符合相关要求的,调出示范项目名单或清退出项目库。
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妥善做好退库项目后续处置工作:对于尚未启动采购程序的项目,调整完善后拟再次采用PPP模式实施的,应当充分做好前期论证,按规定办理入库手续;无法继续采用PPP模式实施的,应当终止实施或采取其他合规方式继续推进。
对于已进入采购程序或已落地实施的项目,应当针对核查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做到合法合规;终止实施的,应当依据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通过友好协商或法律救济途径妥善解决,切实维护各方合法权益。
《通知》要求,对核查存在的问题要引以为戒,加强项目规范管理。按国家有关规定认真履行项目前期工作程序,规范开展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
坚持政企分开原则,加强PPP项目合同签约主体合规性审查,国有企业或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不得代表政府方签署PPP项目合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不得作为社会资本方。
切实强化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通过PPP综合信息平台及时、准确、完整、充分披露示范项目关键信息;加强监测,及时更新PPP项目运行情况;建立健全咨询服务绩效考核和投诉问责机制,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落实示范项目管理责任,强化示范项目动态管理,开展示范项目定期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