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观点

什么是建筑设计行业的“工匠精神”

发布日期:2022-10-10 浏览量:704

什么是建筑设计行业的“工匠精神”

崔景立

(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01

我们讲“工匠精神”,鼓励“工匠精神”,敬重“工匠精神”,学习“工匠精神”。那么,具体到我们建筑设计行业,究竟什么才是“工匠精神”呢?



02

打个比方,好比一个木匠,无论你用多么名贵的木料,做一件多么高级的家具,那么,根据你存在脑子里面的图样、经验和信条,在脑子里放样,在现实中下料。同样的木料,下料下的好,把每一块看似下脚料的东西利用的好,尽可能的不浪费那么一点点木料,这是一种本领,更是一种职业操守。怎么说呢,木匠提供的是手艺,顾客提供的是木料,工钱是提前谈好的,高也罢、低也罢,都是事先谈好的。拿到木料以后,结合顾客的诉求,前后观察、上下打量、高低琢磨,怎么样把在手的木料用的好,用的充分,这个事情是一点都马虎不得的。琢磨这块木头,没动尺子、没动墨斗、没动锯子,也没动刨子,看起来啥也没干,不是的。就是这个打量与琢磨,恰恰反映了木匠对木料的敬重,反映了木匠最手艺的尊重。木匠与木料彼此的凝望,与其说是“运用之妙,粗乎一心”,不如说是“存乎一心,运用之妙。”木匠与木料的相遇,与其说是一种偶然,不如说是一种机缘。


木匠敬重木料,天方夜谭吧?一点也不是天方夜谭。或许可以说,一个好木匠,终其一生,都在寻找好木料,可遇而不可求。这里所说的好木料,未必是多么名贵的木料,而是这块木料,在木匠的手里,锯刨凿磨,凤凰涅槃,终于可以化作一件或朴实无华,或光滑圆润,或巧夺天工,或浑然天成的作品。这样说吧,木匠与木料之间,可以称之为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03

木匠与木料之间,切磋完了,琢磨完了,最终的作品,也就印在心里了,是为“存乎一心”,当然也需要“运用之妙”。

哪个步骤选择哪种锯子,哪个步骤选择哪种刨子,锯的好不好,刨的好不好,直接关乎下一步的工作。这个工作,可以说是基础中的基础,这个手艺,必须要过硬。“人一能之我十之,人十能之我百之”,只要下定这个决心,用足这个功夫,总有一天,前面洒下的汗水,一定会酿造为后来的甜蜜。具体到我们的建筑设计行业,若干个专业组合在一起,每个专业有每个专业的基础,每个专业的基础都要夯实。但凡有一个专业的基础夯不实,那么,可以预料的问题、不可预料的问题,都会在某个地方等着你。

比如说一块板子,怎么刨好呢?如果说不假思索,顺着某个方向,就那么刨了,可能也就那样了。审慎一点,认真观察分析一下这块板子的纹理,结节,色调,怎么刨,才能呈现一个最佳的纹理效果。那么,这个工作就不一样了,源于技术而高于技术,源于手艺而高于手艺,源于手而至于艺,可以这样理解吧。好比说我们的建筑设计行业,我们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执行有关规范。规范呢,可能会规定刨好的板子,平面度如何如何;刨好的板子,正负偏差如何如何。但不论怎样,规范一定规定不出板子纹理结节和色调的内涵。那么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究竟是规范高于技艺?还是技艺高于规范?”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建筑设计行业,在饭后茶余,琢磨那么一下下。问题就摆在这里嘛,应该琢磨,也值得琢磨。



04

需要在一块板子上开出不大不小的榫,凿出恰到好处的卯。这个榫和卯,有简单一些的,有复杂一些的。简单一点的,就那么一插就好了;复杂一些的,就像故宫的角楼、就像天坛的攒尖顶,这里头的学问就大了。简单的榫卯,就好比一个小板房,搭起来就好了。复杂的榫卯,其复杂程度不亚于一个功能复杂的建筑。我们所期望的,把这些榫卯构建,一次拼好,终身无恙;我们也期望,无论功能多么复杂的建筑,一次安装,一次验收、经济适用、终身耐用,不是吗?

开一个榫,大小、形状、角度,无一点不需要一丝不苟、严格以待。这里面,学问也好,见识也好,手艺也好,态度也好,那是一点都少不了的。具体到我们的建筑设计行业,平立剖,内外装,梁板柱,水暖电,说起来简单,具体做起来,无不是有许许多多小细节构成的。每一个细节都有学问啊,只有把每一个细节都彻底弄清楚了,再用起来,才能真正做到“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再比如说,只有把每一个细节都彻底弄清楚了,针对某一项技术或方法,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时候可用,什么时候不该用,就像开一个榫,要用什么样的工具,用什么样的手法;开另外一个榫,要用什么样的工具,用什么样的手法。是不是,一套木器,无论多么的美观,多么的实用,多么的有艺术气息,其背后,无不是一系列的技艺、手法、经验、能力和智力的集大成者。

来到最后一道工序--刷漆。想要什么样的漆,需要怎么调配,漆刷好了需要晾多长时间,多一点也不行,少一点也不好。刷的好,漆膜厚度均匀,不薄不厚,恰如其分。透着木料的风度,显着油漆的温度。这是什么,这不只是态度,这是一种融合了多种技艺的一丝不苟的作风。

一把椅子,一张桌子,一扇屏风,司空见惯吧。做的好了,不只是一件生活品,更是一件艺术品。是不是?只有这样,也只有这样,这才是工匠,是把工匠精神刻在骨子里的工匠。

我们也可以换个说法。在一个好的木匠眼里,他的每一件作品都是有生命的。他所做的所有工作,都是在和另外一个生命对话。在加工过程中,对木料充满敬畏,对木料充满爱,也只有这样,才能最终赋作品以生命,注作品以灵魂;也只有这种不断的凝练与升华,才能最终促成一名木工向一名工匠的华丽转换。



05

具体到我们建筑设计行业,对于一名工程师来说,良好的制图习惯,是一项基本的要求,也是工程师最基本的素质之一。当然,好的制图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大量的反复不断的斟酌、雕琢与完善,在大量不断的重复中提炼,在大量不断的重复中升华。

就好比我们的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施工图纸的绘制,首先就要满足《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001-2017和《建筑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T 50106-2010的规定。可以看得见嘛,50000系列的国家工程标准里面,制图标准排在第1号,强调什么,首先还是强调绘图嘛。一套漂亮的施工图纸,绘者心怡,看者心悦;一套糟糕的施工图纸,绘者闹心,看者糟心;一套漂亮的施工图纸,晒出的是蓝图,留下的是芬芳。不是么?

绘制施工图,我们要用到大量的专业基础知识,要用到大量的专业技术标准,要用到大量的积累下来的经验。专业基础知识,仅靠大学四年学习的东西,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与积累。我们强调持续学习,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专业技术标准,会告诉我们在设计(绘图)过程中注意哪些问题,回避哪些问题;积累下来的经验,这个就会因人而异了。如何学习知识,如何提炼知识,如何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经验,需要什么呢?需要静下心来,也要净下心来。在熙熙攘攘中做学问是不可行的,也是不切实际的。

我们在设计过程中使用规范,就好比种一棵树。这棵树怎么种,怎么生长,那是与之俱来的。这棵树如何才能种的好,生长的好,就需要怎么栽植,怎么施肥,怎么修剪,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规范则会告诉你这些方面的问题。就好比一座建筑,什么样的建筑,需要配备什么样的供水系统或排水系统,需要你自己去用心规划,打造为这座建筑量身定做的供水系统或排水系统,这方面的问题,规范是不会告诉你的。系统考虑好了,该去设计完善了,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就需要查阅有关规范了。



06

一项工程,不论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如果你把他看成是有生命的,那么,你的图纸,就是你和工程对话的手段和途径。这项工程,他的生命是你和你的团队所赋予的,他的灵魂是你和你的团队所注入的。那么,你的图纸绘制的怎样,你和你的团队赋予的生命就是怎样的,你和你的团队注入的灵魂就是怎样的。

所以说,职业素养也罢,职业操守也罢,工匠精神也罢,需要什么,需要长久的坚持,在日复一日里锻造,在年复一年中淬炼,不断吸取教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提升。

我们要明白,对于建筑设计行业的每一名设计师来说,你能够做到始终秉承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在工作中始终能够做到持续学习、勇于质疑的工作作风,恪守自己的职业操守,养成自己的职业精神,那么,这不是工匠精神又会是什么呢?所以说啊,工匠精神,是一种对工作近乎苛刻的要求,是一种对事业近乎痴迷的追求。

可以这么说吧?

一家之言,水平有限,难免差偏,欢迎方家批评指正。



07

作者简介

崔景立:首届“水业杰出青年”,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审查专家,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给水排水》杂志审稿专家。发表国内期刊与会议论文130篇,参加各类手册标准20余部、授权专利10项,获全国行业学(协)会优秀论文奖励9项,设计完成以富士康郑州航空港科技园、富士康郑州出口加工区科技园、郑州航天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国家专利审查协作河南中心、河南中医药大学教学实验楼等为代表的大型工业与民用项目数十项。。



办事指南 下载中心 电子图纸 勘察设计质量监管平台